4月14日上午9时,大冶殡仪馆,泪雨纷飞。数百人沉痛送别“折翼天使”的爱心妈妈——大冶特教学校教师欧平琴。
一个小时前,灵车缓缓驶过大冶特教学校,100多名残疾孩子默默地趴在窗户上,含泪目送他们心中的“小妈”远行。“小妈”再也不会回来了!教室里哭声一片。
“这个是妈妈,这个是我”
欧平琴是恩施土家族人。1998年,欧平琴毕业时,成了众多特校争抢的对象。她放弃了回家乡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刚成立的大冶特殊教育学校,成为聋教班第一任班主任。
班上有9名聋哑学生,年龄都不小,可他们连生活自理都做不到,不会刷牙、吃饭弄到满脸饭粒、屎尿拉在裤子里。一开始,欧平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甚至有时候会作呕,可特教老师的天职和最初的选择让她渐渐平静下来。
每天清晨,欧平琴早早来到学生宿舍,教学生刷牙洗脸,穿衣叠被;下课了,她顾不上去办公室喝口水,就带着孩子们去上厕所;放学了,她不能离开校园,因为她要帮孩子们洗澡、洗衣服;晚上,她在电视机旁给孩子们当翻译;深夜,等孩子们都睡了,她才回宿舍休息;半夜醒来,她还要去宿舍查看几次,帮孩子们把被子盖好……
有时候,学生们想家了会哭闹,甚至翻墙离开校园。欧平琴就紧紧抱住学生,她的手、脸都被学生抓伤或踢伤过。学生们看到老师受伤却没生气,也就不闹了。就这样,学生们渐渐成长、懂事。
16年的坚守为欧平琴带来了许多“军功章”,她先后被评为大冶市首届“十大名师”、黄石市优秀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等。
一生没有生育的欧平琴,将一个个“折翼天使”当作自己孩子对待,用无声大爱,温暖着一颗颗幼小的心。孩子们亲切称呼她“小妈”。
有一天课间,一个六七岁的聋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画的是一对母子,画下却写的是欧老师和学生的名字。这个孩子指着画中的人说:“这个是妈妈,这个是我。”
“没有小妈,我们什么都不是”
陈清明哭了,陈铜山哭了。这两个20出头的聋哑青年哭得撕心裂肺。泪水,打湿了记忆——
2006年6月,陈清明收到欧平琴的邀请——参加毕业典礼。其实,早在2002年陈清明就辍了学,欧平琴百般劝说也没能改变陈家父母的决定。陈清明四处打零工求生。
就是这次特别的邀请,改变了陈清明的命运。毕业典礼上,欧老师请来在助残日活动中结识的一批爱心人士,一位来自东莞的工艺制品厂老板相中了陈清明。
在这家工艺制品厂站稳脚跟后,陈清明又把特教学校同学陈铜山带到这家工厂。“小妈一直嘱咐我,残疾孩子一定要相互照应。”陈清明用手语比划着。
播撒爱,传递爱。进入工艺制品厂的陈铜山,因为诚实忠厚、吃苦耐劳很快赢得老板的信任。与陈清明一样,做了主管的陈铜山,又接连介绍5个特教学校同学去厂里上班。
这些孩子都自发从广州回来,送欧平琴最后一程。“没有小妈,我们什么都不是。”陈铜山用手语传达着对欧平琴的感激。
“千万不要让孩子们知道我病了”
2014年春节过后,欧平琴病倒了。起初以为是感冒,然而病情越来越重,后来到武汉的医院确认为脑膜炎。欧平琴还清醒的时候,就叮嘱过同事们:“千万不要让孩子们知道我病了。”3月下旬,欧平琴昏迷,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学生们是4月2日才听说“小妈”病重的。一名细心的学生在另一名老师的QQ空间发现了“蛛丝马迹”,向同学们求证时,有人还斥责说:“今天不是愚人节,不要开这样的玩笑。”所有人都不愿相信,“小妈”已生命垂危。
次日是欧平琴36岁生日。当天傍晚,在大冶青铜文化广场,10多名欧平琴曾经教过的学生聚在一起,点燃了“加油”的蜡烛,并放飞写有“小妈早日康复”的孔明灯,祈求上天保佑欧平琴。
得知消息的聋哑学生越来越多,广场上很快达到40多人。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手语表达着内心的焦急。他们还凑了1.5万余元救治款。
4月12日凌晨,带着对特教事业的眷恋,36岁的欧平琴匆匆走了,她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大爱无边……(记者陶忠辉 通讯员良友 姚昭 尹莹)
bet365最新备用网站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bet365最新备用网站”,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bet365最新备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