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几乎没有接受过防灾减灾的教育,而小孩子却已经接受了,所以推动公众防灾减灾工作,‘小手’拉‘大手’很重要。”
10日,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顾林生在出席2014年公众减灾教育论坛时,对当前中国防灾减灾教育工作提出了自己建议。
当日,2014年公众减灾教育论坛在成都举行,吸引了包括中国、美国、尼泊尔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在内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高校学子参与。与会人员围绕“公众减灾教育”、“境外公众减灾教育”、“地方公众减灾教育经验”、“媒体、社会力量与公众减灾教育”等方面展开交流。
已从事多年防灾减灾工作的顾林生表示,近年来,中国先后遭遇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也因此得到相应提高,但仍存在亟需改善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而言,是否可以考虑把相关信息予以公开,比如向公众提供地质灾害避险图等。”
顾林生说,公众减灾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公众观念的改变,“要形成‘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的观念,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刘亚东告诉记者,中国已建成120个省级防灾减灾科普基地,“未来还应加强网络在减灾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并通过网络微平台让减灾知识即时广泛传播。”
来自美国特拉华大学灾害研究中心的韩自强则建议,个人和家庭同样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如提前确定自己家庭和社区的风险,并评估相关需求。韩自强说,公众个人备灾主要包括知晓当地重要部门的联系方式、维护存储应急包、明确社区以及工作地的避难所、掌握一定的急救能力,并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发生紧急情况。(记者 徐杨祎)
bet365最新备用网站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bet365最新备用网站”,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bet365最新备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