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家解海龙在玉树辅导摄影
解海龙,男,生于1951年5月26日,中共党员。
现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常务理事。
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大摄影师,他背着相机遍访祖国各地,用一个文艺志愿者的视野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次憾动人心的画面,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面,解海龙都被誉为摄影界的“获奖专业户”,自1987年起,解海龙开始关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他自筹资金以客观纪实的手法用摄影记录了当时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仅1991年,解海龙的足迹就遍布了中国12个省的28个国家级贫困县,爱心关注范围有100多所学校。其摄影作品在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中引起极大反响。1992年,解海龙首次在北京与台北同时举办以“希望工程”为题的摄影展览,在国内外华人聚集地刮起了一股关注中国边远贫困地区孩子教育的公益风潮。解海龙所记录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画面,令海峡两岸众多参观者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处——为孩子们更好地上学求知提供帮助。
随后,他在内地的河北、武汉、广州、珠海、青岛、上海、合肥及台湾的台中、高雄等地举办巡展,每到一地都引起轰动,台湾媒体则以“发挥了最大影响力的当代中国摄影家”为题进行了连续报道。
解海龙还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地进行巡展并做演讲,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机会向人们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中国人为了使后代获得教育所付出的艰辛和中国儿童对知识的无比渴望。尤其他在安徽金寨县拍摄的被称为《大眼睛》的作品中小女孩那双饱含渴望的大眼睛,唤醒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国家民众的爱心,为此赢得海内外各界人士对希望工程的关注,使得很多贫困的孩子得到及时的善款资助。
解海龙用相机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慈善行动,同时也践行着一个文艺志愿者的传播工作。
截至2011年底,希望工程累计募集捐款78.5亿元人民币,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生)逾420万名,建设希望小学17574所,建设希望工程图书室约14950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3760套,配备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353个,配备希望工程电脑教室132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电影放映设备287套,建设希望厨房257个,培训农村小学教师64000余名。随着希望工程的开展,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免除学杂费、补贴食宿费,尤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这些年,解海龙除了以摄影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同时,不忘将镜头对准社会的弱势群体,不辞辛劳地帮助拍摄对象改善处境,使他们都得到相应的帮助。对于解海龙个人,他一直将自己在各种活动中所得报酬及维权赔偿的大部分款项捐给希望工程及各类公益组织。其中,他把在2006年秋季华晨拍卖中,《大眼睛》所拍得的30.8万元版权费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善款在西藏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另外,解海龙把在2011年获新华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的“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贡献者奖”的8000美金,也全数捐给了希望工程。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几乎跑遍了我国的贫困山区,他所拍摄照片中涉及到失学孩子的,全部复了学;涉及到危房教室的,全都得到了重建。尤其是近年来,他把更多的精力转到了公益志愿者事业上来,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人们传播爱心,他在全国近百所大学及中小学举办“志愿人生”摄影讲座,使师生们的心灵得到引导与净化,激发了孩子们奋发向上、热爱祖国的热忱。
摄影作品
提起解海龙,肯定要提到他的那一些摄影作品,作品里包含着几代人的期望与无数人的感激,它可以说是改变了中国贫困地区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的命运。只看其作品中的人物,就可知晓,“大眼睛”苏明娟考上了安徽大学,“大鼻涕”胡善辉当了兵,“小光头”张天义上了大学。(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