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在河南省郑州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对一位形单影只的老人颇为留意,他并非求助者,而是过来献爱心的。老人叫胡新有,今年83岁,6年来,他已累计捐出8万余元。
郑东新区龙湖办事处陈岗社区一间1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是胡新有的居住地。一摞摞书堆在床头,没有电视机,做饭的角落放着洋葱、小米。自1991年老伴去世后,几个儿女都想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生活,但老人不肯,“我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现在身体没大碍,能养活自己。”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的胡新有拒绝了孩子们的提议,他每天自己洗衣、做饭,累了就读书看报,有时兴之所至还会随口哼唱一段戏曲。
屋外停放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赶去位于二七区的郑州慈善总会,胡新有都是先蹬着它到公交站点,再转一趟公交。“每天下午出门捡废品,三轮车也是少不了的。”老人说,他每月能拿到两项补贴共900元,加上卖废品的钱和儿女们给的生活费,攒下来的钱差不多全捐了,“一天两个馒头三碗汤,衣服都是别人送的或者我捡来的,算下来一个月最多花500元。”
一张张汇款单,见证了老人数年如一日奉献爱心的坚持。胡新有回忆说,2008年他在医院里认识了一位60岁的老人。得知她患有胃癌,家境不好,胡新有想都没想就把电话号码留给了她,让她有难处时一定给自己打电话。
过了一段时间,胡新有接到了老人的求助电话,他毫不犹豫地汇出1000元,后来还陆续寄过几次钱,有时还会买些高档营养保健品,甚至预支过自己的退休工资。从2008年到现在,胡新有每年都会寄给对方1万元钱。
“有人说我傻,捡废品这么辛苦,赚的钱不知道享受,也不留给孩子,光去帮助不相干的人。”老人坦言,他认为这也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一种方式,“趁着身体硬朗,多做些对他人有益的事。”自从听说郑州慈善总会可以把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这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往返那里的次数越来越多。面对汶川、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每次捐款他都没落下,“有多少就拿多少”。
胡新有的手很瘦,满是皱褶和老年斑。年事已高的他,捡拾废品的数量和时间已大不如前。提及1个月后的第7个“郑州慈善日”,他笑着摇了摇头,表示并不太懂,“富亦乐,贫亦乐,甜亦乐,苦亦乐。帮助别人,我就是快乐的。”老人称捐助不求回报,收获快乐足矣。(赵莹莹)
bet365最新备用网站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bet365最新备用网站”,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bet365最新备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