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日益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013年12月18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诞生伊始,即有重任在肩。
一年过去了,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和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日益浓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得到充分彰显。
●聚合力量
成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国家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面对中央对志愿服务的新要求,面对全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国际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成立一个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建好一支志愿服务工作的“国家队”,无疑将对在更大范围内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在中央文明委指导下,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文明办关心支持下,经民政部批准,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刘淇担任会长。
“中国志愿”“行善立德”,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总部的显著位置,李岚清篆刻的两方印章及印文无声讲述着这个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的核心理念。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发出了一个倡议——积极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农民工、困难职工、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送去关爱,为每一个有需求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把关爱做到实处。
经过短短一年的持续发酵,“邻里守望”已经成为全国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遵循,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一个有力载体。
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不断推动下,各地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成立了省级志愿服务联合会或志愿者协会,其他8个省区市成立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年底前中央有关部门和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团体会员、个人会员、文明城市等多种形式,参与联合会工作。
2014年10月16日,我国志愿服务领域唯一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进行换届,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和平当选为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新任理事长。
志愿服务“国家队”广泛而深远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
●用心服务
做全国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的“娘家人”
“就像寒冬腊月的暖流,是久旱甘霖的雨后;不以善小而不为,一滴水,也能映出四海五洲;搭把手,搭上一把手,人生旅途一起走……”在中国,很多志愿者都不约而同将手机彩铃选为这首名叫《搭把手》的歌曲。
创作一首志愿者自己的歌曲,是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后,送给全国志愿者的一份厚礼。成为全国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娘家人”,的确是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一年来的不懈追求。
2014年6月18日,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市召开。会议强调把推动共产党员志愿服务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这次会议上,一册印刷精美的《中国志愿》杂志免费发到来自全国的代表手中。这本杂志面向全国,服务于中国志愿服务事业。通过传播志愿理念,培育志愿文化,研究志愿服务理论,宣传志愿服务事业和志愿者先进事迹,交流国内外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指导和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更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11月24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云”信息系统上线发布式在北京举行。基于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的“志愿云”系统,让全国志愿服务组织实现了足不出户“走亲戚”的梦想。目前,“志愿云”系统已成功开发志愿者实名注册、自动生成志愿服务电子证、手机APP记录志愿服务时间、志愿服务证书自助下载与查询、志愿服务记录在10省市一键转移、志愿服务大数据分析六大功能。首批有11个省区市接入“志愿云”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达到50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7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4万个。
有媒体评论,“志愿云”的上线,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特别是信息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深化内涵
打造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望远镜”
2014年2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自成立之初,就将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视为己任,提出了抓好理论建设的工作职责,成立不足两个月,就组织召开了“建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专家研讨会。
打造志愿服务“天文台”,通过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领域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成为志愿服务的学术“望远镜”——
一年来,一批社会学、法律学、传播学专家云集,细心梳理、总结中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紧盯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动态,多方收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案例,一批高质量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专著和论文纷纷问世。
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志愿服务培训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建设一座全国志愿者的精神家园,使之成为全国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了解前沿的“望远镜”,是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一年来做的又一件实事。
2014年10月9日,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揭牌暨第一期秘书长培训班启动仪式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怀柔校区正式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近180人参加培训。基地将成为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技能水平的有效平台。
在开班式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正式面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志愿服务领域第一部辞书。
●营造氛围
成为志愿服务“中国故事”的宣讲团
一年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深入全国志愿服务一线考察调研,深入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工作。
2014年1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调研并为志愿者送上新春祝福;4月25日,前往河北石家庄实地查看12349志愿服务便民热线工作运转情况,见证河北省志愿服务网的开通;6月19日,考察了解贵阳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绿丝带”行动情况;12月1日至4日,又深入广东省深圳、中山、广州三市考察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十分重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推广,不仅高水平建设、运营联合会官网、微博微信以及《中国志愿》刊物,还同国内主流媒体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挖掘、讲述、传承志愿服务的“中国故事”。截至2014年11月,共收集全国各地志愿故事和典型邻里守望案例321篇,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被全国志愿者熟悉、学习。
“与世界同行、与文化同行、与时代同行”,在世界志愿服务的交流和合作中放大“中国声音”,是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国际交流工作的理想和宗旨。
第二十二届世界冬奥会上,13名中国志愿者远赴索契,顺利完成开闭幕式、赛事运行、外宾接待等7个岗位的服务工作;2014年APEC会议期间,2280名志愿者上岗服务,被誉为2014年APEC独特的青春名片……
一个个志愿服务的“中国故事”,像种子一样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生根、发芽,志愿者薪火相传的见义勇为、扶老济困、行善立德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日益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有一股志愿力量,坚实而强大。(记者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