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走进青海,一个个“绿镜头”让人怡心悦目:
黄河源头生态绿地———千湖湿地,“黑颈鹤故乡”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白扎林场……“染绿”的季节,大美青海绿地、湖泊、林场、湿地流青溢翠……
绿色,不只是色彩,更是发展的基因。
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绿色增长,满腔“绿色”情怀的大美青海,依托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优先中不断淬炼,走出了一条将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特色之路。
深耕循环经济,工业生产变轻、转绿,亘古荒茫的戈壁长出绿色“庄稼地”
青海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90%的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包括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重点开发区域和以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为中心的柴达木重点开发区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仅占全省面积的10.18%,生态保护的地位十分特殊。
有限的开发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海的经济发展,也更凸显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占全省范围的96%,这是青海的实际。570多万各族人民渴望小康,青海急需加快发展。
有限的开发资源,让循环经济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据了解,青海计划到2020年,将形成水能、太阳能、风能等为主体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青海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不易,破坏后恢复则更难。高昂的生态治理成本加之有限的开发区域,在经济发展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更显得至关重要。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不是降低对发展的要求,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面对困难,青海的决策层表现出从未有的坚决。
青海传统工业大黑粗,不堪“重”负。调结构、促转型,青海工业变轻、转绿。
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氯的平衡为重点,已形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单纯生产钾肥,转向综合利用,开发金属镁等精深加工产品,其效益有望增加8至10倍。
这几年青海快速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更是不可限量。
曾经靠“吃资源饭”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其前行的路径在潜移默化中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高处集结。
光伏发电这一新能源带给海西人民的则是保护与发展的“双赢”。茫茫戈壁一块块光伏电板比肩接踵,连成了一片静谧的蔚蓝之海,迎接着“青海蓝”里那无遮无碍的太阳光束。
更令人惊奇的是,难得长草的戈壁滩,因为光伏电站的存在,不必专门的绿化,却也能长出草丛,这应该就是荒茫戈壁上耕耘出来的绿色“庄稼地”。
淬炼产业“绿化”,老企业转型生发“绿色新枝”,绿色生态产业异军突起迅猛前行
国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将其与“四化”并列。从“新四化”到“新五化”,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
从资源开发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今天的青海,无论是着眼于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还是瞄准建设美丽青海的目标,都必须加快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
转型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宁肯牺牲发展速度、牺牲GDP,也绝不能牺牲生态、牺牲环境。
事实上,在青海,转型已经在更自觉地加速推进。
从2006年起,三江源地区不再考核GDP,取而代之的是把生态保护与建设列为三江源地区各级政府主要考核内容;去年,省委省政府将“十二五”年均预期经济增速由12%调整为10.5%,将当年预期增速由10.5%左右调整为9%以上。
在新常态下,解决青海问题,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而9%以上则是一个不低的预期指标。
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进而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群众富裕。也只有抓住了“生态保护优先”这个根本,才能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
阿尼玛卿雪山南麓的赛什塘铜矿是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铜资源较为丰富的矿区。
走进赛什塘铜矿,繁忙的厂区里小矿车来回穿梭。地下原石从采矿、选矿,通过粗选、扫选、精选,再经过两次脱水,生产出含铜量达20%的铜金矿粉,每一步都离不开生态环保。赛什塘铜矿的工业用水全部实现了内部循环。
“资源开发”、“工业重镇”的青海早在几年前就加快构建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载体,探索资源型、生态脆弱性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依托循环经济,对废气、废液、废渣进行有效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营造了老企业在转型中发出“绿色新枝”。与此同时,一批新能源,特色生物等绿色生态产业异军突起。
凭借着蕴含于产业中的“绿色之魂”,在当下和彼时,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正在引领着青海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迅猛前行。
呵护“青海蓝”,全域参与绿色发展体系构建,更多群众分享到“绿色福利”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在拥有“青海蓝”的同时,让更多的群众分享到“绿色福利”。
每年3月至5月,海东市平安区新庄尔村每天有500多人投身于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平整土地、回填土坑、修花池、种花、浇水……2公里长的鲜花走廊使村民们备感欣慰。
新庄尔村村民从一户一票的环境整治工票到自觉自愿的环境保洁,无论在村道,还是农民家中,看不到任何纸屑、塑料袋和瓶罐等生活垃圾,呈现在眼前的是,干净整洁的院落、平坦宽阔的巷道、生机盎然的绿树……
昔日“垃圾城”,今日“清洁城”。环卫工、垃圾车、垃圾填埋场……一些环保理念逐渐走进有着“虫草之县”之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牧民群众心里。
“这几年每年县‘两会’提案几乎全是环境方面的,群众越来越重视环保了。”杂多县环境保护和水利局副局长王建军说,杂多县———澜沧江源第一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整治,让这个小县城焕然一新。
去年,杂多县仅环境卫生整治争取投资2000多万元,一次性招聘环卫工人250多名;全县7乡1镇31个行政村,生产生活垃圾实现村收集、乡处理;城镇周边绿化争取资金100万元……这些在这个偏远牧区小县城史属首次。
从乱扔垃圾到垃圾不落地;从房前屋后脏乱差到整洁美观;从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到精细化方式的转变;从你要保洁到我要保洁,卫生保洁已经变成了青海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截至目前,全省共投入专项资金8.1亿元、省级配套及整合资金4.81亿元,完成1492个村庄和游牧民定居小区的环境整治任务,176万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
青海始终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主基调,以“绿色”政策为先导,“绿色”产业优先发展,“绿色”民生优先落实。坚持全区域覆盖、全领域参与,持续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建设。
未来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依据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以西宁、海西、海东等重点地区和园区为主战场,以产业基地为载体,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融合发展,上下游产业深入对接,逐步构建起一个集聚发展、互为支撑的循环工业体系。
目前已形成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铁矿—焦炭—钢铁等多行业综合循环产业链,每年可节约标煤52.5万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农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青海湖、塔尔寺、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绿色化;重点推进西宁、海东、海西3大物流园和专业物流中心,打造绿色生态型物流园。
向绿色要发展红利。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城镇……发展之“绿”,是青海坚定不移、始终保持的“底色”。(记者 林玟均)